close
(AITNOG按:中國的鄭軍先生,在華人世界無私無我推廣科幻文化之貢獻,相信常用古狗 [對!我還是習慣說『古狗』!] 的科幻迷們,應該都相當肯定。最近從網路上有幸拜讀其鉅著《科幻縱覽》七大卷,覺得非常值得與使用正體中文 [對!我還是習慣說『正體中文』!] 地區的科幻同好分享。AITNOG斗膽將原文做了一些補完與修訂,打算陸續貼上BLOG,以解正體中文科幻迷之饞。不囉唆,馬上開始!)

[聲明!聲明!所有相關權利,歸原作者所有──AITNOG只是負責做牛做馬罷了......]
----------------------------------------
原著:《科幻縱覽:第二卷 世界科幻文學史》
作者:鄭軍
修訂:AITNOG
   ★ 更正原文錯漏字及標點符號。
   ★ 以台灣地區正體中文行文語法微調語句。
   ★ 將專有名詞修訂為台灣地區正體中文常用語彙。
   ★ 補充相關延伸資訊(專有名詞之原文、年代......等)。
   ☆ 其餘內容(包括作者論述、觀點與立場等)均維持不變。
----------------------------------------
第二卷:世界科幻文學史

目錄:

第一章:萌芽時代
第二章:早期探索者
第三章:不朽的宗師
第四章:科幻的洗禮
第五章:主要國家的科幻「黃金時代」
第六章:在和平中大發展
第七章:新浪潮運動
第八章:低潮與亮點
第九章:電馭叛客流派
第十章:漫捲全世界
----------------------------------------
第一章:萌芽時代

  第一章前言
  第一節:傳奇的源流
  第二節:寓言的源流
  第三節:「科學文藝」的源流

----------------------------------------
  第一章前言

   1818年,年僅二十歲的英國女子瑪麗‧雪萊(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1797-1851)創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純粹的科幻小說——《科學怪人》(Frankenstein, or the Modern Prometheus),標誌著這個影響深遠而又飽受誤解的文學品種正式誕生。當代英國科幻作家奧爾迪斯(Brian W. Aldiss;1925- ;http://www.solaris-books.co.uk/aldiss/)在自己的科幻史著作《十億年的狂歡:科幻小說史》(Billion Year Spree: A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1973)中,最先把科幻文學誕生的標誌性事件追溯到雪萊夫人這部作品的出版。這一見解後來為包括中國科幻文藝界在內的世界科幻同仁所公認。1998年,北京經濟廣播電台、湖南經濟廣播電台和四川經濟廣播電台還以這個歷史事件為選題,組織了《慶祝科幻文學誕生一百八十週年》的三地聯播節目。

  當然,確立一個標誌性事件,僅僅是歷史研究的需要。沒有一個現代文學品種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小說《科學怪人》裡那個用人體碎片拼湊起來的醜陋巨人「降生」之前,世界各地早就出現過具有科幻風格的文學作品,其上限甚至可以追溯千年之久。

  追溯科幻文學的源頭,必須涉及它的定義。因為我們要從許多沒有標明科幻小說字樣的文獻中,找到其中的原始科幻。這樣,標準是什麼就有決定意義。當然,在本書中,標準就是前面的科幻定義(AITNOG註:作者曾於前文〈科幻小說定義研究——總前言〉中,如此為科幻下過註腳:『科幻文學包括兩部分,核心科幻文學和衍生科幻文學。核心科幻文學是在物質同一性原則下虛構超現實情節的幻想文學。這是科幻文學的基本定義。衍生科幻文學是由前者派生出來的,不包括超現實情節的現實文學,以及描敘核心科幻文學的非虛構文體。前者指反科幻小說,後者指科幻理論,科幻評論、描寫科 幻作家和事件的散文等等。這些作品當然也可以從屬於文學理論、散文、採訪等類別。但它們同時也屬於科幻文學的圈子,是兩者的交集。它們一般只是在科幻媒體 上發表,被科幻愛好者閱讀。例如,本書就是衍生科幻文學。它當然屬於文學理論作品,但肯定也屬於科幻文學。』)。但如果其他研究者採用了另外的定義,往往會帶來歧意。

  另外,科幻並非鐵板一塊,自身就是個五花八門的小天地。所以,科幻也絕非只有一個源頭。筆者在本章裡,至少為科幻文學尋找到了三個源頭:傳奇的源頭、寓言的源頭、「科學文藝」的源頭。

----------------------------------------
  第一節:傳奇的源流

  傳奇文學源遠流長。從古代起,就被說書人到處傳誦,以取悅世人。在這些作品裡,我們可以尋找到科幻的源頭。它必須是有明確作者的,神話史詩因此被排除在外。它必須有超現實情節,並且是在自然觀的範圍內展開這些情節的。

  《真實故事》(The True Story或The True History),被許多西方科幻作家認為是西方科幻小說的最早萌芽,它正好符合這三個界定。作者盧奇安(Lucian of Samosata)生活在公元二世紀時古羅馬的敘利亞行省裡。這部作品其實是一部諷刺作品,作者用誇張的筆法,反諷了包括《荷馬史詩》(Homeric Hymns)和古希臘戲劇在內的一些當時的「主流文學」作品。

  拋開這種創作意圖不管,盧奇安在《真實故事》裡虛構了大量非人的異族,描寫他們與人類、以及他們彼此之間的戰爭。這與今天科幻小說裡的外星人題材極其相似。盧奇安在創作時基本上沒有束縛在當時已經形成的神話體系中,而是另闢蹊徑、獨立創作。正是這種獨立創作的明確意圖,使得《真實故事》比自發形成、多年積累出來的古代神話更適合作為西方科幻文學的遠祖。

  到了十五世紀末,歐洲人開始大規模的遠洋探險,即所謂「地理大發現」時代(Age of Discovery)。從征途中歸來的探險家們帶回了細節不清的記憶片斷,慢慢演變成關於遙遠地方的各種傳奇故事。於是,極具幻想性的「偽旅行小說」開始風行起來。這類小說是作者虛構的關於未知世界的故事,也可以說是今天科幻文藝中「外星文明」類題材的先驅。只不過在當時,地球本身就有足夠多的未知領域供作者馳騁其想像力。偽旅行小說中出現了《魯濱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1719)、《尼柯萊‧克里姆地下之行》(The Journey of Niels Klim to the World Underground;1741)(挪威作家路德維希‧霍爾堡(Ludvig Holberg;1684-1754)創作)……等代表作品。

  若要論及現代科幻小說的直接源頭,則是產生於18世紀末英國的哥德式小說(Gothic Novel)。這些小說以恐怖、暴力、神怪、魔法為主題,由於情節通常發生在一個哥德式的古堡裡,所以得到了這麼個名字。它也是典型的傳奇小說。

  第一部哥德式小說是華爾波爾(Horace Walpole;1717-1797)創作的《奧特朗托堡》(The Castle of Otranto;1764),以後陸續出現了《僧人》(The Monk;1796;[Matthew Gregory Lewis;1775-1818])、《奧多芙的神祕》(The Mysteries of Udolpho;1794;[Anne Radcliffe;1764-1823])等代表作。勃朗特的名作《呼嘯山莊》也有濃厚的哥德小說色彩。由於開闢了一個廣闊的小說類型,哥德小說後來跨出國界,對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等美國作家產生了影響,並間接影響到二十世紀的超現實主義文學運動(Surrealism literary movement)。就是到了今天,西方的一些流行的恐怖小說和恐怖影片還有濃郁的哥德式風格。第四卷裡,筆者會介紹「太空哥德劇」類型作品,算是這個古老文學樣式在今日科幻中的新變種。

  總之,哥德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產生了眾多影響,其中之一就是科幻小說的誕生。有趣的是,與後世科幻文學重視未來、科技進步的主流傾向恰恰相反,哥德小說著重表現的,卻是面臨工業化的歐洲人對中世紀社會「浪漫生活」的追念。

----------------------------------------
  第二節:寓言的源流

  寓言往往是有明確作者的。它被創作出來,主要是它的隱喻,而非表面故事。但是,從本書現象學式的科幻定義出發,僅具有科幻外有的,當然也就是科幻小說了。更何況,在今天的科幻小說,寓言式科幻已成洋洋大觀。

  科幻小說的寓言源頭,主要是西方的烏托邦(Utopia)小說。在這些小說裡,哲學家們虛構了非常完整的異域世界。這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托馬斯‧莫爾(Sir Thomas More;1478-1535)的《烏托邦》(全名為:On the best form of a Commonwealth and on the New Island of Utopia: a Truly Precious Book No Less Profitable than Delightful by the most Distinguished and Learned Gentleman Thomas More, Citizen and Undersheriff of the Illustrious City of London;1516),它成了此類作品的代名詞。其它還有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新亞特蘭提斯》(The New Atlantis;1627)、托瑪索‧康帕內拉(Tommaso Campanella;1568-1639)的《太陽城》(City of the Sun;1623)等等一系列作品。在俄羅斯,1769年出現了費奧多爾‧伊凡諾維奇‧德米特裡耶夫‧馬蒙諾夫(Федор Иванович Дмитриев-Мамонов [Fedor Ivanovich Dmitriev-Mamonov];1728-1790)創作的《貴族哲學家;寓意》(Дворянин-философ. Аллегория [Noble-philosopher. Allegory]),這部被前蘇聯科幻界視為本土科幻小說最初萌芽的作品也是一部烏托邦作品。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這些烏托邦小說在情節和人物上使用筆墨極少,大段大段的篇幅都用來描寫虛構世界的整體面貌,介於哲學著作和文學作品之間。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完整地構造了一個虛擬的背景。這也是後來科幻小說的主要特質:科幻小說是一種以描寫環境,而不是描寫人物為主的文學作品。

  單從塑造異樣環境這一點上講,「烏托邦小說」與「偽旅行小說」在形式上有相似之處。但前者著意於表達作者的哲學和社會理念,而後者的主旨是獵奇,主要筆墨用在情節和人物上。

  除了這類構造出完整幻想世界的作品外,前輩們還創作出了其它一些超現實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它們中間有些也可以算作科幻小說的前身。比如法國哲學和文學巨匠伏爾泰(Voltaire;François-Marie Arouet;1694-1778)創作的《微型巨人》(Micromégas;1752)。作品中已經寫到了太空漫遊,高達十二萬英呎的外星人來到地球,逐漸與地球人溝通,並嘲笑地球人低下的智力。這些作品雖然意在比喻而非技術細節,但在創作手法上與今天的科幻文藝極為接近。

  英國諷刺作家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的《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1726)也是一部科幻色彩十分濃厚的作品。(甚至,如果把它的出版視為科幻文學誕生標誌也無不可。只不過《科學怪人》的標誌性地位已經約定俗成了。)在這部分為四卷的遊記裡,前兩個部分,也就是「小人國」(Part I: A Voyage To Lilliput)與「大人國」(Part II: A Voyage to Brobdingnag)的故事已經廣為流傳。直到如今,巨型或者微型外星人,仍然不時出現在科幻小說裡。

  後面兩卷「飛島」(Part III: A Voyage to Laputa, Balnibarbi, Glubdubdribb, and Luggnagg)和「馬國」(Part IV: A Voyage to the Country of the Houyhnhnms)兩個故事流傳程度不廣,但正是這後兩部分,更接近現代科幻小說的風格。斯威夫特筆下的「拉普達飛島」(Laputa)是一個直徑幾公里的島嶼,用一個巨大的磁石當作動力源和方向調整裝置,可以不間斷地在天空中飛行。後來,日本動畫家宮崎駿(1941-)甚至直接將這個故事發展為科幻動畫《天空之城》(天空の城ラピュタ;1986)。對於生活在十七世紀的作者來說,用磁石而不是發動機為動力,也屬於非常自然和大膽的科學幻想。

  在「馬國」的故事裡,馬形生物「海因」(Houyhnhnms)是當地的智慧種族,而人類則是野獸。主人公格列佛流落到馬國,被混雜在「人獸」中。他必須用各種手段證明自己也擁有智慧,並且贏得尊嚴。在這個過程中,作者用「馬國文明」對比「虛偽的英國文明」。三百多年後,法國作家皮耶‧鮑勒(Pierre Boulle;1912-1994)的《猿猴世界》(La Planète des Singes [Planet of the Apes];1963)也使用了類似的題材,並成為當代科幻小說的經典之一。

----------------------------------------
  第三節:「科學文藝」的源流

  到了十六世紀,近代科學逐漸形成,一些科學家嘗試用文學之筆,抒發自己對科學的愛。自然而然地催生出更多的科幻文學萌芽。德國著名天文學家刻卜勒(Johannes Kepler;1571-1630)就曾寫過一部題為《夢》(Somnium [The Dream];1634)的小說,其中有對安眠藥、宇宙飛行的超重、極低溫以及真空狀態的細緻描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TN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