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載於《科科電子報》No. 43;2000年12月05日)

William Ford Gibson,「電馭叛客」(Cyberpunk)科幻文學的創派宗師與代表人物。1948年03月17 日於美國南卡羅萊納州出生,19歲隨母移民加拿大多倫多市,於1972年偕妻子遷居溫哥華市,育有二名子女。

1984年,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UBC)攻讀英國文學學位時,Gibson完成了處女作《Neuromancer》(暫譯:《神經浪遊者》)。雖然當年的Gibson完全不懂電腦,更連不上網路,但這本在傳統打字機上一字一句所敲出的《Neuromancer》,卻將科幻文學正式帶進了「電子時代」。

《Neuromancer》甫推出即造成一片轟動,並一舉同時奪下1984年英語科幻文學界的三大主要獎項:「雨果獎」(Hugo Award)、「星雲獎」(Nebula Award)與「菲利普‧狄克獎」(Philip K. Dick Award),此記錄至今無人能破。

《Neuromancer》在1984年的成功,連帶地創造出了一種被稱為「電馭叛客」的全新科幻文類。而《Neuromancer》這部作品,也實至名歸地在這種次文化當中,取得了聖經般不可動搖的地位。

Gibson對於創造有關「電馭空間」(Cyberspace)的次文化與想像有著絕對的貢獻。早在大多數的人們都還對網際網路(Internet)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感到陌生的時候,他就已對這類新科技所可能為世界帶來的變革與衝擊,擘畫出相當具體的圖像:

在《Neuromancer》的世界裡,人們可以藉由「模擬刺激」(Simstim;Simulated Stimulation)技術和「皮膚電極」(Dermatrode)裝置,透過硬體平台與電馭空間接續,讓自己完全「神入」於虛擬的網路世界當中。Jack in/out是進出「真實/虛擬」的動詞、Jump則是奔馳於電馭空間中最快的動作、Ride可以讓你透過無限傳輸「騎」在另一個對象身上,接收他/她五感所有的資訊。換句話說:主體可以自在遊走於真實世界、虛擬世界和另一人的感官世界間最遙遠的距離,而不必跨出任何一步。

小說主角Case是個「殘廢的」網路獨行俠,主要情節是Case受雇於神秘力量,奉命潛入跨國企業的資訊中心竊取機密情報。而Case一方面參與資訊大戰;一方面得查出幕後的神秘主使是誰……作為一個電腦牛仔,他能夠使自己的神經系統掛上全球電腦網路,為了在電馭空間裏競爭生存,他使用各種匪夷所思的A.I.與軟體為自己服務。事實上,凱斯並不想主宰世界,他希望能超越肉體的束縛,逃避廢墟般的現實世界,在電馭空間裡浪遊……幕後首腦出乎意料,小說結局發人深省,拿下三項大獎實至名歸。

延續《Neuromancer》獨有的世界觀,Gibson接著又在1986年寫下《Count Zero》(暫譯:《讀數歸零》)與1988年的《Mona Lisa Overdrive》(暫譯:《蒙娜麗莎超快感》)兩部續作,完整的「蔓生都會三部曲」(Sprawl Trilogy)於焉誕生,被譽為「電馭叛客」最膾炙人口的史詩作品。

接著,他繼續在1993年完成締造銷售記錄的新駭客史詩「舊金山三部曲」(San Francisco Trilogy)。包括:《Virtual Light》(暫譯:《虛擬之光》)、1996年《Idoru》(暫譯:《電子偶像》)與1999 年《All Tomorrow's Parties》(暫譯:《明日之星》)等三部小說。

William Gibson其餘零星作品曾在1986年收錄為短篇精選輯《Burning Chrome》(暫譯:《鉻在燒》)。精彩短篇〈Johnny Mnemonic〉與〈New Rose Hotel〉也分別於1995年及1999年改拍成電影。《Johnny Mnemonic》由基努李維主演,此間上映名稱為《捍衛機密》;而《New Rose Hotel》亦由名演員克里斯多夫華肯擔綱,可惜台灣觀眾無緣得見。

除獨力創作外,Gibson也在1991年,與「電馭叛客」另一名大師Bruce Sterling合寫過一本關於「錯列歷史」(Alternate History)的科幻小說《The Difference Engine》(暫譯:《子虛電腦》)。根植於一套看似荒誕的簡單假設,這部小說假造了一個特殊的錯列世界與一段子虛歷史:Gibson與Sterling假設「在後維多利亞時期,蒸汽為動力的機械電腦就被證實為可行的話……」,從此開展一段似虛似實的精彩故事。

這部新型態小說深受到各方的肯定與歡迎。為與兩人原先所專長的「電馭叛客」有所區隔,甚至有人將這僅此一本的小說另闢稱為「蒸汽龐克」(Steampunk)的特殊文類範疇。兩位另類科幻大師「創造世界」的功力由此可見一斑。

一般說來,80年代的「電馭叛客」小說對未來世界的描繪總帶著一種悲觀與宿命的想像:跨國資本財閥的崛起、新興科技氾濫的災難、社會道德的茫然失措、個人存在對高壓剝削的無能為力與消極抵抗等,都是常見的主題。雖然有人宣稱「電馭叛客」文類在今天早已走入歷史,但不論如何,Gibson等人的小說影響和預言效果,已經藉著各種不同的媒體形式散播開來:無論是在改編電影、衍生藝術、社會批判、或甚至是──科技發展本身。


------------------------------


William Gibson代表作品簡表:

★「蔓生都會三部曲」(Sprawl Trilogy):
☆《Neuromancer》(1984)
☆《Count Zero》(1986)
☆《Mona Lisa Overdrive》(1988)

★「舊金山三部曲」(San Francisco Trilogy):
☆《Virtual Light》(1993)
☆《Idoru》(1996)
☆《All Tomorrow's Parties》(1999)

★與Bruce Sterling合著:
☆《The Difference Engine》(1991)

★短篇精選輯:
☆《Burning Chrome》(1986)

★最新作品:
☆《Pattern Recognition》(200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TN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