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載於《PC OFFICE》雜誌2004年04月號【想像力的邊疆】專欄)

2000年11月20日,對日本人而言,應該是個難忘的日子。在那一天,HONDA公司一個名為ASIMO的機器人,以穩健的雙腿,撐起身高120公分體重43公斤的塑鋼身軀,緩緩地踏步走上舞台。就在ASIMO伸出五指對著鏡頭招手的那一剎那,在閃爍久久不停的鎂光燈之下,許多人當場感動不已,甚至熱淚盈眶。

也許,對大多數的我們來講,不過就是個「機器人」罷了,日本人如此激昂的情緒,是否顯得誇張?如果你真的覺得這一切實在無法理解,那可能是因為你對另一個日子也並不熟悉……
2003年04月07日,對日本人而言,是近代日本民族英雄ATOM的生日,是一個月曆上沒有登錄的節日。為了紀念這個特別的日子,慶祝活動在日本全境如火如荼展開:各大報紙都以「ATOM誕生」為題,不惜版面報導ATOM的英雄事蹟;電視台連續多日播放《鐵腕ATOM》的相關節目;百貨公司舉辦「ATOM特展」;火車站整天播放著ATOM主題曲;街頭到處都是ATOM化妝遊行;尖端研究機構也隆重舉辦「慶祝ATOM誕生紀念演講會」……那一天,不管城市鄉村,無論男女老幼,所有人都沈浸在一種節慶歡樂與狂喜氣氛當中,整個日本為之沸騰。

ATOM究竟是誰?為什麼如此值得紀念?其實,ATOM並不是一個真實的人物,他只是日本漫畫名家手塚治虫在1951年所創造的一個虛構角色,也是近代日本最早、也最名聞遐邇的科學幻想機器人[註1]。

從1951年、2000年到2003年,從「科幻的ATOM」、「科技的ASIMO」再回到「大家的ATOM」,經過了五十多年的夢想和努力,在日本,「機器人」從一種未知恐懼和冷硬家電,逐漸變成了生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親切部分──對日本人而言,機器人才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它忠實正直、吃苦耐勞、萬能貼心的形象,讓日本舉國上下無不竭盡全力要讓機器人之夢早日成真。

在「科幻」的領域中,從ATOM、鐵人28號、哆啦A夢、機動戰士鋼彈到新世紀福音戰士,至今各種大大小小的機器人作品,依然年年是日本動漫玩具聯合產業的熱門題材;在「科技」的發展上,從HONDA的兩腳步行ASIOM、SONY指揮交響樂的QRIO,到TOYOTA無名的機器人喇叭手,事實勝於雄辯,在機器人產業的角力當中,日本已經超越歐美,成為實至名歸的「機器人王國」。

相較於日本,歐美國家在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科技的發展路上,於情於理、就質就量,似乎都不應該落後日本這段距離。但原因出在哪裡?我可以斬釘截鐵地告訴你:促成這一切的關鍵因素,無疑地,就在於「文化」的力量!

如果大家不健忘,可以一起來回憶一下,在歐美主流大眾文化(透過電影、電視、小說……和其他媒介管道)當中所呈顯出來的「機器人」,大多是怎麼樣的一種刻板印象:《星際大戰》(Star Wars;1977--)的R2D2、C3PO和《變人》(Bicentennial Man;1999)中的Andrew,都是標準的電動奴隸與智慧僕人;《魔鬼終結者》(The Terminator;1984)和《駭客任務》(The Matrix;1999)講的是機器人與人類間你死我活的未來鬥爭;而《銀翼殺手》(Blade Runner;1984)和《A.I.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1)所告訴我們的,則是在人類社會的反動與歧視之下,機器人最無奈的掙扎與最卑微的處境。

這些都是歐美典型的科學幻想機器人。藉由這些作品,大眾所投射在「人形機器」上的情感,總不外是勞動、恐懼和不信任──人們總是小心翼翼地和「機器人」(越接近人形的越是危險)保持距離:我希望機器人能為我所用,但,請絕對不要跟我生活在一起!

於是,我們觀察到,日本與歐美的機器人產業,不但從數量上開始產生懸殊的差異,甚至在研究方向,都採取了截然歧異的取徑:日本從「夢想實現」出發,對人形機器的追求與熱愛勝過一切;而歐美以「實用主義」主導,逐漸走向人工智慧與虛擬人格的探索道路。

也許,你開始感到一絲驚訝了:「科技」不應該是完全中性理性的議題嗎?為什麼竟然包含了人類行為中最深刻的七情六欲以及愛恨情仇?

也許,對於我們所置身的華人社會而言,是到了這樣的迷信該被點醒的時候了。

什麼樣的「文化」,決定了發展什麼樣的「科技」。而「文化」由歷史所決定、從群體的問題出發,而「科技」則可以被視為是對這些歷史與問題的一種科學解決途徑。一個「科技大國」總是在因應特定的歷史時空之下、人們對於生活與生存所產生的不安,來構思自己的「科技文明」──所以,「科技」理當是因應「文化」的發問而來,而「文化」最好的發問形式之一,就是「科幻」作品。「科幻」代替「文化」發言,決定了「科技」該走向哪裡。

我們再回頭看看「機器人」所帶來的啟示:歐美對機器人的矛盾情感,起源於工業革命時人們與機器不甚愉快的「第一次接觸」,以及基督宗教對於「人類本位」的性靈挑戰。而這種創傷隨著歷史沈澱,在大眾文化中則以種種衝突的面貌出現,並進而影響到科技議題的選擇道路──一方面避開金屬肢體的接觸;而另一方面則藉由對人工智慧的探索,尋找人類存在的哲學根源。

相對地,日本人對於機器人的激情,則起自完全不同的脈絡。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憑藉著鋼鐵為基、船堅砲利的「蘭學」[註2]建立起大和民族現代帝國的驕傲,在過程之中,機器始終是支柱、是伙伴、是足以擬人化的朋友。這樣的情感,在二次大戰之後凝聚在ATOM的身上,數十年來燃燒著建造「機器朋友」的夢想,至今未歇。

好了,回頭看看自己:華人文化跟「機器人」的感情到底是什麼?是愛恨情仇交織?還是沒有愛恨情仇?我們從沒「科學幻想」過自己與機器人的關係(我們似乎也很少思索自己與其他科技未來的關係),我們不曉得如何為自己的文化量身訂做合適的機器人──也許,就像我們對日本電器用品和歐美文化產品的超強適應力一樣,從現在起,我們該開始準備適應「機器日本人」和「機器美國人」跟我們一塊生活了……

----------------------------------------
[註1]在台灣,ATOM則以「原子小金剛」的名字為人熟知。

[註2]西方的科技文明,藉由荷蘭傳入日本,故早期的日本科學又稱「蘭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TN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