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島上吹起一股「年級風」。人們開始將自己屬於「幾年級」掛在嘴上,作為拉近彼此距離的話引:「我是五年六班第七排八號!」告訴我們他出生於民國五十六年七月八日。

或許是這股風潮的影響,這幾個月來總會零星收到一些充滿懷舊況味的電子郵件。由於作者的「年級」不同、角度不同,文章所提到的世代鄉愁自然也色色樣樣:從彈珠汽水到養樂多;從布袋內褲到太空戰士拖鞋;從眷村的呼朋引伴到公寓的鐵窗生涯;從一窩蜂的火車旅行到多剪半格的公車月票;從藤條打手心到髮禁解放日;從尪仔標大富翁到小精靈任天堂……
這些歌頌Good Old Days的文章總會帶著某些固定的寫作結構:「過去雖只有……但今天卻反而……」「以前的生活……而不像現今社會……」「從前的孩子……而不像現在的孩子……」「曾幾何時……」儘管主題不同,這些隨筆卻不令人意外地透露出一股共通的喟嘆,一絲「滄海桑田、昨是今非」的感懷。彷彿「今天」的冷漠疏離背棄了「昨日」的親密關係;彷彿「今天」的物質文明淘空了「昨日」的人間溫情──儘管每個世代的「昨日」總不盡相同。

您是否覺得心有戚戚?「是啊,現在的音樂能聽嗎?有空應該讓他們聽聽……」(古典音樂?校園民歌?地下搖滾?)「是啊,年輕人只看圖不看字了!應該得多讀……」(文學名著?翻譯小說?鄉土創作?)「是啊,網咖和電玩影響人際關係發展啦!應該要帶這些孩子去……」(郊遊踏青?參加營隊?逛圖書館?)「今天不如昨天?」也許您該停下來想想:這樣的「鄉愁」為什麼會和您發生共鳴?

事實上,我根本不覺得這種鄉愁是應該存在的,這只說明了我們都開始不自覺地罹患某種一心想將自己刻意留在過去的「世代免疫不全代溝症候群」罷了。當有人開始覺得年輕人的舞步、音樂、流行、偶像、漫畫、雜誌...越來越膚淺、一代不如一代時,就是這種症候群發病的時候。

仔細想想,自己是否也曾在長輩眼中「一代不如一代」?仔細想想,這個世界有沒有真的因為「一代不如一代」而退化回石器時代?這種認知和現實上的微妙落差到底從何而來?我要強調的是,沒有優劣,沒有「Older is Better.」這回事。世代之間所存在的只有生活環境、生活需求、生活規律和生活態度上的「不同」罷了!

如果我沒想錯,今天的「孩子」在三十年後大概也會寫類似的文章:他們懷念的是今天讓「老人們」聽不下去的電子音樂(兒子們聽的又是什麼?),網路遊戲虛擬交友的「新人情味」(而非『沒人情味』),和心儀已久的女孩在捷運車站邂逅的心跳感覺(場景換了,感動不變)......歷史會不斷循環前進,每一代人也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鄉愁。

我想,如果您老覺得世界變了,最好的辦法是換副新的眼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ITN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